人體的脊椎從上到下正常應該會呈現一直線,如果當身體呈現歪斜的狀況,就有可能為脊椎側彎。今天教你一個簡易可辨識的方法,雙腳與肩同寬,膝蓋打直,身體往前彎曲九十度,請別人從身後看背部是否有偏向哪一邊,或是有沒有一高一低的隆起歪斜,如果有前面描述的狀況,就有可能是脊椎側彎。脊椎側彎好發的部位為:胸椎、腰椎、頸椎。

而常見的脊椎側彎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
功能性脊椎側彎
也有人稱之為非結構性脊椎側彎,此一情況的脊椎側彎大多為脊椎曾受過外傷或是長時間姿勢不良,只使用單側的身體肌肉,因肌肉失衡而引起脊椎的變形扭曲;或是一些骨盆歪斜等因素引起。
結構性脊椎側彎
不同於功能性脊椎側彎,此狀況大多是因為脊椎結構不良所致的脊椎側彎,通常會有脊柱旋轉的症狀,這一類型的脊椎側彎,通常已無法單靠復健運動治療等恢復,院所也通常會推薦患者利用手術的方式調整。
原發性脊椎側彎
好發於10-17歲青少年身上,多數個案的脊椎側彎的病因未知,女性的比例大過於男性,佔比約1比5的比例,若有家族遺傳史,則遺傳比率相當高。
除上述三種外,另外還有一種為神經肌肉型的脊椎側彎,因為不正常的肌肉或是神經疾病引起,此狀況通常為脊椎裂或是腦性麻痺、小兒麻痺患者中發現。

脊椎側彎的角度影響與治療方法
脊柱側彎的角度小於25度以下,可透過一些姿勢矯正及運動去做調整;25-40度之間,需透過穿戴特殊背架去防止惡化並做一些針對性的脊柱側彎運動;大於40度以上,建議手術治療。
不建議之治療方式:購買為脊椎側彎設計之矯正家具,此一方法無法確實根治脊椎側彎,也會使患者以為脊椎側彎已改善之誤解。另外也有人說喬骨可以改善脊椎側彎,此一說法是存在風險的,因為脊柱側彎的型態有許多,需要有專業且深入的了解脊椎側彎的狀況,並能針對其狀況下去調整,才是正確的。
墨炘紅繩懸吊運動對於脊椎側彎的調整:
針對脊椎側彎的患者,若為輕微(側彎角度25度以下)症狀或已經術後的患者,通常可透過調整身體肌群去慢慢將脊椎拉回正軌,針對身體的弱肌群去進行肌肉喚醒並促使它運作,讓身體的肌群能夠有力量去支撐脊柱,也避免因肌肉失衡對脊柱造成壓力而產生歪斜的狀況再次發生。並且透過紅繩懸吊運動的訓練達到強化核心去穩定身體的軀幹,讓身體的穩定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