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消息

淺談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與改善



退化性關節炎是什麼?

在我們下肢的大腿骨與小腿骨中間,有一個軟骨組織,軟骨組織的功用就是向機車的避震器一樣,吸收我們在活動時候的衝擊,避免大腿骨與小腿骨互相的摩擦,達到緩衝的作用。

軟骨組織會隨著我們的年紀增長軟骨的水分增加、蛋白質減少,或其他外在因素而逐漸退化或磨損,而一旦開始磨損之後,軟骨就會變得不完整,也不會再重新長出來。所以當軟骨產生老化狀況後有可能會造成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的緩衝減少,如此一來也就大大增加了關節需要承受的壓力,更可能會造成僵硬、疼痛等問題發生。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比較好發於膝關節,但其實身體的各處關節都有可能會產生退化性關節炎,人體中比較容易承受一些重量的關節部位(例:脊椎、手指、腳趾、髖關節等等)都是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會發生的地方。


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
  • 無法長時間的站立或坐著
  • 膝/指關節無法打直
  • 關節在活動時發出摩擦的聲響
  • 關節會有腫脹感 稍微施予壓力時會感到疼痛
  • 一段時間沒有活動時,會感到關節非常僵硬
  • 如果因退化性關節炎導致骨刺,會產生麻痛感

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原因?
  • 曾經受過外力傷害導致
  • 需要長期承受負重
  • 工作需要久站、久坐
  • 自身體重過重導致關節負擔
  • 肌少症的患者
  • 天生脊椎變形


如何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 藥物治療:若因為退化性關節炎感到疼痛而害怕活動,可以找專業醫師開立處方藥物,疼痛減輕後會增加患治療/復健的意願。
  • 開刀治療:半月板或十字韌帶修復,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等。
  • 輔助器具:可藉由拐杖、護膝等,藉由輔具的使用,幫助減輕關節負擔。
  • 體態調整:體重過重也會造成關節負擔,所以控制體重適當的減重是很重要的。
  • 復健運動:若平時無運動習慣,有肌少症的症狀,建議從運動習慣下去開始改變,增加肌肉量與肌力,可減少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可能。

【運動】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
許多人從知道自己的關節開始退化及磨損之後,就開始拒絕甚至排斥運動,甚至連平時生活中的活動也變得小心翼翼,其實這是不對的!當你的身體處於不動的狀態下,身體的體能反而會退化得更快,肌力也會快速流失喔。

若目前的退化性關節炎並無疼痛的狀況,可以建議從運動開始改善。平時可以適時的做一些伸展(例如:拉筋/瑜珈),讓關節活動度更好,避免關節長時間不動導致的僵硬。另外也可安排肌力訓練的課程,增加關節周遭的肌力,增加關節對於自身體重的支撐力。再來則可以安排核心運動,藉由核心的穩定達到穩定身體軀幹的效果。


墨炘紅繩運動訓練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訓練
藉由挪威引進的紅繩懸吊運動的特性,可以讓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紅繩懸吊器材上運動,藉由多條不同功用的配件繩索去降低身體對關節帶來的負擔,讓患者在較無負擔的狀況下去進行肌力與核心的訓練,並透過紅繩懸吊去誘發身體沒有在運作的肌群,讓身體的肌肉達到平衡的作用,維持良好體態避免姿勢不良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的代償及壓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