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神經系統失調的疾病,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的放電,患者通常會感到身體全身性的疼痛、疲憊等症狀,這類型的患者通常會因為身體各處的疼痛困擾而常常伴隨著失眠、情緒低落等憂鬱症狀。罹患纖維肌痛症的患者通常都做過許多種的檢查,卻時常得到檢查報告結果都顯示為正常的情況,周旋在醫院各科別之間,卻找不到身體疼痛、無力的原因,讓患者備感心力交瘁。
纖維肌痛症好發於30-50歲之間,以女性居多。其主要病徵為持續三個月以上的全身廣泛性肌肉痠痛,也可能還會有其他合併徵狀,例如:顳顎關節障礙、大腸激躁症、膀胱激躁症、記憶力及專注力降低、情緒憂鬱、睡眠障礙、焦慮、易感到疲憊等。
這邊附上纖維肌痛症的評估表,如果你也有這類的困擾,可以先自我評估一下是否為纖維肌痛症:


有許多研究資料顯示,罹患纖維肌痛症的患者在痛覺、聽覺及冷熱的外在刺激感受比一般人來的更為敏感,因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腦髓液中的P物質*及麩胺酸*的濃度偏高,造成患者對痛的感覺被過度的異常放大。另一方面,也有研究發現罹患纖維肌痛症的患者,體內抑制疼痛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濃度跟一般人比起來相對較低,所以抑制疼痛的機制較低下可能會造成他們對疼痛反應較為敏感。
*P物質:是一種十一胺基酸多肽,參與從某些感覺神經元向中樞神經傳遞痛覺
*麩胺酸:動物體內中樞神經系統重要的興奮性神經傳遞物,而麩胺酸是腦與脊髓中最常見的神經傳遞物,分布於超過90%的興奮型突觸。
目前針對纖維肌痛症發生的原因還尚未被證實,大部分會偏向於與神經系統失調相關。但也有可能因為基因、外力或其他外在因素(如: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手術、車禍、生產、心理創傷等問題)而造成。
纖維肌痛症目前在國內已經有核准的用藥可以使用,透過調整神經放電反應,有降低疼痛的效果。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病,無法完全根治,但是可以藉由就醫服用藥物降低疼痛感,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良好的習慣,放鬆心情、保持運動習慣,還是可以正常的生活。
有許多的患者因為纖維肌痛症會讓身體感到非常不適,而開始排斥與抗拒運動甚至是「活動」,但其實只要在安全且不會讓身體感到無法負荷的痛感下進行運動,對身體的肌肉彈性及肌力都是非常有益的,而適當的運動也能改善專注力不足及失眠等問題。當你開始停止運動甚至是活動的時候,身體的機能及肌力會退化,因為肌力不足而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反而會對生活造成諸多的不便喔。
墨炘紅繩運動訓練在對纖維肌痛症的部分能給予的就是運動方面的支持,讓患者在安全的狀態下運動,透過紅繩懸吊的無重力性及彈力輔助繩等,去刺激大腦喚醒核心及深層肌群,達到穩定軀幹及平衡身體肌群的作用。讓患者能夠免於身體肌群失衡導致的身體痠痛又更影響到纖維肌痛症的惡化。